(资料图)
“预备,跳!”“加油!”“老师看到你们的努力了,非常棒!”下课铃声响起,广东省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福堂中心小学900多名学生来到操场上有序排开,进行了一场花样跳绳大课间活动。单人跳、长绳跳、交叉跳……孩子们跟随着音乐的节拍,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跳绳运动?!耙郧暗拇罂渭涠嘁耘懿傥?,现在花样跳绳已成为主要项目。”福堂中心小学体育教师表示,这种方式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这只是广州市花都区驻福堂镇帮扶工作队充分利用花都优质教育资源,开展“造血式”教育帮扶,推动山区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的一个生动剪影。由于粤北地区乡村教育基础条件较差、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当地的县镇村三级教育差距也较大。经过前期深入调研,花都区驻福堂镇帮扶工作队精准把脉,确立了因材施教、特色发展的助学之路,逐步打造以“软件”帮扶为主体的“造血式”结对帮扶模式。
在花都区驻福堂镇工作队队员李海丹的“牵线搭桥”下,福堂中心小学与全国跳绳名?;ǘ记ǘ蚱咝切⊙Ы岫园锓?,由七星小学对福堂中心小学进行花样跳绳专业指导。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发展,福堂中心小学学生花样跳绳的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在花样跳绳大课间活动中,除个别学生动作还不大熟练外,大部分学生都保持了统一的节奏,跳得很顺畅?!耙郧跋驴瘟逑?,学生们像捅开马蜂窝一样跑下来。现在他们都是两人一组有序下来,整个面貌都改变了,变得更加自信、阳光?!备L弥行男⊙逵Ы探淌ξ馑己扑怠8L弥行男⊙逵淌⒌樯芩担ツ?月以来,学生们进步很快,原来学生们最多一分钟能跳绳100多下,现在有些好苗子能跳200多下。
福堂镇分管教育工作的副镇长覃信庆表示,福堂镇和工作队正引导学校通过课堂、大课间、比赛和训练四大方式,把福堂中心小学培养成花样跳绳的特色学校,同时把一些好苗子培养成专业人才?!案L弥行男⊙Щㄑ奶厣萄J接型诹降玫酵乒恪!崩詈5に?。
日前,福堂中心小学、连山第一小学、永和中心小学、加田田家炳学校结成体育教研区域联盟。联盟成员校约定,每月一个主题,由各所学校负责组织落实,联盟校分别派出教师进行教研,优势互补,全面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这样的联合教研模式也在福堂镇进行着。前不久,花都、天河、连山共同举行了“倾听儿童 相伴成长”送教下乡活动?;疃蒲敖逃惆橹魈猓寡敖逃纬烫厣沧?。连山乡镇幼儿园11个姐妹园园长参加专题教研研讨活动。同时,连山计划成立连山乡镇幼教协会,为乡村教育文化振兴提供常态化交流成长平台,贡献乡村振兴教育力量。
“体育教研区域联盟将成为一个常设机构,主要目的是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帮扶队伍?!崩詈5ぬ岬?,原来体育公开课是由支教教师或帮扶教师上的,现在帮扶教师把当地教师带出来,由他们来上课。体育教研区域联盟也有利于成员校联合开展活动。
花都区邝维煜纪念中学附属雅正学校校长杨美英带着三位教师,来到结对学?!阶匙逖遄灾蜗赜婪嶂行难!Q蠲烙⒁浴拔幕?花开有声”为主题,为永丰中心学校的教师团队开展了一场班级特色文化建设讲座,启发他们通过班级特色文化的德育、心理、美育和社会功能,潜移默化引导学生健康成长。雅正学校教师钟淑红、朱玉婷、张娟娟,则分别上了一节劳动、非遗文化押花和音乐示范课。活泼有趣、别开生面的教学方式,受到了学校师生的喜爱。
“福堂这边有什么需求,工作队都会尽力利用花都优质教育资源,进行‘定制’帮扶。”李海丹表示,希望以特色项目帮扶为支点,充分挖掘学生潜能,激发师生的自豪感,走一条特色办学之路,推动山区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刘盾 通讯员 福镇宣)
标签: